美元指數(上)──美指的歷史與組成

在進行外幣買賣時,我們是採貨幣對(currency pair)──「相對」的概念

以USDJPY為例,
當投資人認為美元比日幣強,則會買進USDJPY;
反之,若認為美元將較日圓弱,則會賣出USDJPY。
其他商品如EURUSD、GBPUSD、XAUUSD…..,亦同邏輯。

在主流交易的貨幣對中,往往會看到「美元」為其中一項貨幣。而作為全世界最重要的儲備貨幣,是否有更全面的方式能用來衡量美元本身的強弱?

美元指數的概念因此運應而生。

1

本篇,我們將分別介紹美元指數的歷史&組成

一、美元指數的歷史

第二次世界大戰後,美國成為全球最強大的經濟體,持有全球70%以上的黃金。在1944年的《布列敦森林協議》中,美國承諾,其他國家的央行隨時可用35美元向美國兌換1盎司黃金。

在《布列敦森林協議》下,美元正式與黃金掛勾,各國貨幣再與美元掛鉤(固定匯率);美元因此成為國際貿易的主要媒介,正式取代了金本位制度。

但隨著戰後歐洲經濟逐漸復甦、美國收支開始出現赤字,固定匯率體制出現鬆動的跡象。各國也開始向美國大量兌換黃金,致使黃金瘋狂外流。

時間快轉到1971年,美國因為受不了如此壓力,宣布美元貶值;1973年,布雷頓森林體系終於解體。

雖然制度崩解,但在幾十年的習慣下,美元早已成為市場的主流交易貨幣。故市場編製了「美元指數」,用來衡量美元與六種主要貨幣的匯率變化。

二、美元指數的組成

美元指數由6種國際貨幣所構成,分別為:「歐元、日元、英鎊、加元、瑞典克朗、瑞士法郎」,權重各不相同,詳如下列公式。

註1:公式中的指數是貨幣的權重
註2:由於EURUSD及GBPUSD為間接報價,故指數為負數
註3:公式最前方的常數50.14348112,是為使1973年3月創立時的基期指數為100而反算的。

以今日2020/02/21的數值來試算,

貨幣對權重(指數)相乘
EURUSD1.0795-0.5760.956893833
USDJPY111.880.1361.899460796
GBPUSD1.2891-0.1190.970232669
USDCAD1.32490.0911.025932203
USDSEK9.8250.0421.100722813
USDCHF0.98270.0360.999371947

50.14348112(基數) x 0.956893833 x1.899460796 x 0.970232669 x1.025932203 x1.100722813 x 0.999371947 = 99.79487721

和今日美元指數報價99.8060的確相近 (誤差可能來自相乘時所取的小數位數不同)

以上是對美元指數的基本介紹,後續此系列文章將再介紹美元指數走勢、和黃金的對照、以及貨幣成分現在還適用嗎等議題囉。

One comment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