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於身處台灣的外匯投資人而言,NDF一詞或許有種似曾相識、但總不太熟悉之感。
自1998年央行總裁彭淮南關閉國內NDF市場後,
其於新聞出現的頻率即大為下降,目前僅開放國銀的海外分行承做;
即便楊金龍總裁上任後,亦無鬆綁該業務之意向。
究竟,什麼是NDF呢?
NDF的全稱,Non Delivery Forward,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
而在確切認識NDF之前,我們要先知道何謂DF?
DF,Delivery Forward,遠期外匯
- 指客戶約定在未來,依事先約定的匯率,以一種貨幣買賣另一種特定金額貨幣的交易。
- 舉例: 預購遠期外匯
2019/12/29時,甲客戶向指定外匯銀行預購1,000萬美元的遠期外匯,即期匯率為30.10,六個月遠期匯率為29.80。
半年後,當下的即期匯率是29.75。
半年後:
NDF,Non Delivery Forward,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
相同案例下,NDF則不用交換本金,僅需交付價差
※ 500,000= 10,000,000 x (29.8-29.75)
從DF與NDF兩者差異中,可看出NDF因為無需投入本金、所需的操作資金甚小,故容易被投機客利用。
當指定外匯銀行賣出NDF時,其為了規避匯率風險,會同時在即期市場買進外匯,因此造成即期市場的新台幣貶值。
當客戶向外匯銀行賣出NDF時並不用馬上付本金;
但銀行在即期市場買匯,卻需要100%的資金!
是故,有心的投資客,即可利用這種無本的槓桿操作,用遠期NDF來影響即期的外匯走勢。
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時,
國外投機客(例如金融巨鱷索羅斯)經常在亞洲市場炒作NDF;
新台幣亦曾遭狙擊,由28元貶至34元。
因此,時任央行總裁彭淮南於1998年時關閉NDF市場,阻止台幣繼續下挫,也因此擊退投機客。
圖片來源:tradingview
聲明:
- 數據資料為說明之用,評論僅為筆者個人想法,不代表投資決策之建議。
- 內容皆為原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