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關美國聯準會特別注意的勞動數據,我們於
(上)篇敘明「非農」與「小非農」;
(中)篇解說了「失業率」與「勞動參與率」;
而本文(下)篇,將介紹「初次請領失業救濟金人數、平均每週工時以及平均時薪」。
一、初次請領失業救濟金人數
本指標由美國勞工部「每周」發布,即為上週首次申請失業救濟金的人數,反應出新增/減的失業,可做為失業率的先行指標。
當初次申請失業救濟金人數「下跌」,美股大多會漲;
當初次申請失業救濟金人數「上升」,美股大多會跌;
(請領失業補助人數下降,暗示民眾消費意願將增加,景氣越來越好,帶動股市上漲。)
一般而言,市場上認為每週初次請領失業救濟金的人數超過40萬人,為景氣趨緩的訊號;每週初次請領失業救濟金的人數小於35萬人,則經濟前景較樂觀。
二、平均每週工時 & 平均時薪
這兩項數據對於匯市的行情影響較小,不過由於會與非農同時發布,投資人不妨順帶關注。
當平均每週工時下降時,可能意味著就業將減速;因為當企業在裁員之前,通常會先縮短工人的上班時間,故可視為失業率的先行指標。
另外當平均時薪下降,也意味著未來人民沒那麼多錢可進行消費,對以內需帶動經濟成長的美國而言,是景氣衰退的前兆。